何兴华: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首先要为村民着想

2022-03-01 作者:创始人 来源:创始人 浏览: 1 次

640.png

“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摄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很高兴,很欣慰。这部纪录片我在初稿时就看过,印象深刻,修改后更精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司长、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兴华微笑着说,“有时间希望再看一遍。”

1982年,何兴华从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分到机关工作,此后长期从事村镇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在他看来,国内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逐步提高:上世纪30年代,刘敦桢撰写了《中国住宅概说》;上世纪60年代,原建筑工程部曾组织地方设计院对本地民居进行调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学会和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合作,邀请地方设计院整理已有成果,出版了一批地方民居专著。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开始出资研究传统村落和当代生活空间的关系。1997年,根据何兴华的建议,原建设部发出《关于历史名镇(村)申报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征集历史文化名镇(村)。2010年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多个部门,对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展开了更详细的调查。

从实地测绘个别民居到全面普查传统村镇,遗憾地发现大量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随着时间流逝悄悄消失。但何兴华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用影视手段对现存传统建筑的生存智慧和建造技艺进行阐释,在宣传上产生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和更大的影响。

“一个国家对文化遗存的态度体现了文明程度,不同文明又有不同的展示方式。”何兴华说,在追求生态文明的今天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从农业文明时代形成的传统建筑中挖掘智慧,实际上满足了当代一种巨大的社会需求,这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解释称,人类需要亲近自然的生活、相对简单的社会关系和稳定的心理预期,这是人们常说的“乡愁”,是人类幸福体验的重要来源。衣食住行中,“住”所表现的面最宽。传统建筑的智慧体现在定居环境的选择、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或者两者交融;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在与社会治理功能的结合,用人居环境服务于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何兴华评价道,《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较好地反映了传统民居建筑的整体特征和多样性,实现了专业与普及的结合、语言与图像的结合。同时,该纪录片较好地处理了人与物的关系、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关系、生存技能和艺术追求的关系,让观众看到建筑这一物质环境形式具有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大众提高保护意识、产生保护动力。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远比纪录片所反映的多。何兴华表示,从民居、建筑,到聚落、环境的关系,才能全面体现“家—国—天下”的中国人居传统特点,强调“立意、相地、布局、营建、造景”等全过程以及可操作的实用的治理模式、天地人协调统一的大美的生活追求,值得不断深入挖掘。

他由此建议,我国传统建筑保护首先要在认识保护价值的基础上,精细界定保护内容,更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之外的更多要素实施整体保护。其次,明确保护责任,研究不同层级政府相关部门、村庄(社区)等自治组织、企业或投资者以及群众如何分工。

“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情,单靠一种力量很难做好,必须理顺利益关系。”何兴华强调,与一般文物保护不同,传统村落有人居住,涉及权属问题。由于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属于农户,修改权和交易权被保护者剥夺后,需要支付成本。同时,不可单纯以城市人的眼光审视乡土建筑。农民有自身特点和生活习惯,在保护过程中要注重试点引路,“要成为一名‘乡下人’,为他们着想,才能保护好、利用好,最终达到活化目的。”

传统村落和住宅建立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血缘关系基础之上,是与农业文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居住形态。“我们现在必须从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何兴华最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