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生命力在于商业与文化相融

2024-05-14 作者:创始人 来源:创始人 浏览: 1 次

沈阳盛京大家庭购物中心曾被誉为辽宁省最大的民营商场,超高的销量和人气在沈阳家喻户晓,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商业航母,2022年由国资接管进行改造,由中建东北院建筑师石慧主持设计,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设计获得中国装饰大赛铜奖。
建筑主体外立面翻新以尊重故宫历史风貌作为前提,提升了建筑进入方式的便利性。内部空间打造独特的“街区+Mall”空间形态,在G层打造结合沈阳工业文化街区的街巷,形成与工业文化融合的商业氛围,室内设计以沈阳传统厂院为灵感,创新的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呈现,结合人文艺术、休闲娱乐及城市名片的一站式零售体验中心。在空间规划及氛围塑造上,展现“工业历史”同时,通过开放式店铺与生活化场景增加了温馨感与烟火气。受到既有建筑空间条件限制,对动线和业态规划都带来挑战。设计需满足一系列消防条件同时,尽可能的展现品牌与商业氛围。
让商业空间本身成为“体验业态”
购物中心为了提升吸引力,体验业态的设置往往占比较高。然而体验业态的低租金,高昂的装修补助,定制要求高等因素,往往让招商团队望而生畏。商业空间的设计如果将体验做到极致,那么空间本身也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体验,这样既不造成租金的损失,也能将体验延伸到公共区域,放大购物中心的整体吸引力。盛京大家庭的改造项目中,特色步行街的设计运用了沈阳工业发展的工厂牌匾和具有时代气息的铁栏杆,完全按照八九十年代的印记所打造,让很多顾客找到了共鸣,在中街这样一个闻名全国的商业街区必然会吸引来沈阳、来故宫、来中街的旅游的游客到此打卡,符合一个文旅主题的定位。
在场景的交互性上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比如具有东北特色的“秧歌队”、“二人转”等等都可以在节假日定时表演;比如“工人大食堂”工作人员服装、现场保安人员的服装都可以按照90年代的装扮进行包装;还可以有走街串巷的“糖葫芦”、“雪糕”的叫卖声。
存量商业改造需遵循“小变化、大改善”
存量商业都存在亟待解决的空间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其改造翻新也受制于有限的造价预算。因此应在不用“大改大建”的前提下,用小变化、小更新,进行有温度的改造,借助创新的设计语言,通过场景创新深度链接消费者。
石慧于2015年作为主创参与设计的罗宾森集团菲律宾Galleria商场,建于1990年。改造后,彻底将商场变成了一个闲逛、午餐和晚餐的地方。三楼在原来的动线环路上设置一个上阳台,将容纳更多的餐饮选择。商场的改造将在商场裸露天花结构中加入木质元素外饰面,微妙的设计使商场明显更加明亮、更加现代;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将90年的商场改造成“焕然一新”的空间。石慧现任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直属单位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总部产业协同与创新管理中心执行总经理、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建筑师、AIA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第六届辽宁省优秀青年建筑师。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习并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设计并获得建筑学硕士;2013年6月至2017年先后任职美国洛杉矶CallisonRTKL事务所建筑设计师,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设计经理;2017年11月起任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大师工作室副主任、直属单位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集团广西总部产业协同与创新管理中心执行总经理;2022 年 3 月撰写的论文“基于场地环境的建筑形态探索与设计实践——以润友科技长三角临港总部项目为例”,刊登于《建筑技艺》(CN11-5792/TU);2022 年 9 月撰写论文《创新运营视角下的存量商业改造设计要点》,刊登于《建筑设计管理》(CN21-1311/TU);2022 年设计作品大连科技文化中心先后发布于有方空间、筑讯网、搜狐等专业建筑媒体;2022年荣获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六届“辽宁省优秀青年建筑师”;2020-2021年设计完成的润友科技总部办公大楼获大邱国际建筑展奖优秀设计奖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第二届新基建杯中国智能建造及BIM技术应用三等奖;2022-2023年设计完成的沈阳盛京大家庭购物中心建筑内部改造项目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2022 年度)商业工程类铜奖。
将商业向户外延伸:打造丰富室外空间
随着人们对健康、自然的渴望日益增加,与室外环境结合的购物中心的竞争优势逐渐明显。通过下沉广场、屋顶花园、餐饮街区、露台、退台打造丰富、立体室外空间,结合景、水景、绿植等整体设计,营造绿色、生态、富有活力的空间。建筑退台设计,可以有效呼应场地,建立与城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首层设置外摆,起到聚集人的作用,让人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到趣味。宜借用周边景观资源,设置灵活多变的创新空间,同时避免城市绿化广场对展示性及便捷性造成影响。
其在2013-2015年参与设计的青岛金狮广场,借鉴清奇的崂山山脉和蜿蜒跌宕的渤海海潮,采用更为柔和灵动的曲线增强建筑的流动感。设计利用建筑的高差打造东侧层层退台,退台上设有露天茶座和酒吧,将自然生态巧妙嫁接到商业元素中,使顾客随时都能感受自然的海风,遥望波澜。
其有关存量改造及城市更新实践还将继续,无论是从传统的百货改造为多元立体的生活场景,或是融入文艺、绿色生态、历史文化等多元的表象的建筑空间设计,还是基于运营内容的文化升级,她认为,存量商业的改造都需要遵循底层逻辑:即合理化外部交通、内部动线与空间主题及其配套设施,同时重构主题空间,赋予项目新的活力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