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性,是街道意义的回归

2017-12-18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56 次

  近几年来,“街道”成为城市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复兴与活力的一种载体,受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 
  日前,一场关于“如何通过街道复兴,带动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的讨论,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多位教授间展开。他们的脑力激荡纷纷指向同一个方向:当街道的意义回归本真之后,街道人性化设计之路如何走得更好。 

  “完整街道”的启示 

  陈泳 

  从机动车导向转向宜步行与 

  宜居性,这也是街道意义的回归 

  近百年美国街道空间的演变与小汽车的使用密切相关。20世纪初,城市中狭窄的街道上依然混行着各色各样的人群、自行车、有轨电车、马车和小汽车,在满足城市日常通行的同时,街道还是人们进行物品交易、社会交流和休憩驻留的生活场所。伴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进程,小汽车数量急剧增加,短时间内迅速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为了适应发展,一系列以小汽车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理念随即产生。树状层级成为新型道路模式的基础,道路分级、人车分流和功能分区等现代主义城市建设方式,使街道的社会功能被彻底遗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汽车过度发展带来的城市蔓延、交通拥堵、公共健康和社会公平以及环境与资源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使得美国交通部门招致批评与反思,并直接引发了交通政策的大变革。《联运地面交通效率法案1991》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交通政策全面向绿色交通转型。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是早期少数几个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建设的城市之一:1978年,该市在市中心首创“公交步行街区”后,又在1991年颁布《交通规划条例》促进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成功实施“街道瘦身计划”,1998年先后制定《波特兰步行总体规划》与《步行设施设计导则》,探索街道的宜步行化建设。 
  同时期,基于传统城市形态和类型学的“新城市主义运动”兴起,提倡通过公交导向开发模式与新传统开发模式,来营造紧凑的、人性尺度的邻里社区,引发社会重新思考街道设计的未来。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提出协调多种交通模式的“完整街道”概念,旨在修正二战后城市道路设计中仅考虑小汽车的做法,强调“应为全部使用者提供安全的通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行人、骑车人、机动车驾驶人、公交乘客和残疾人”。2005年,“美国完整街道联盟”成立,大力推动街道设计的转型。截至2014年,共有48个州564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完整街道的法律、政策或导则。 
  纵览美国近十年来公开发行的50多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或包含街道设计内容的城市设计导则,如果说,美国之前的街道设计是以一套固定的街道类型和宽度作为标准的,主要依据机动车的交通功能进行分级,很少考虑其他交通方式,也无视周边环境与功能的呼应的话;那么,新的导则首先关注街道的环境属性(即所处城市片区的类型、土地使用及文脉特征等,这也是传统街道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的重要原因),其次考虑交通承载力状况,关注行人、自行车骑行者、公交车使用者等其他街道使用者的特征,平衡各方的需求。 
  进入新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城市,通过街道或城市设计导则及相关配套政策促进街道环境的品质提升。这表明,其设计理念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工程技术层面,向社会层面与美学层面转化。从机动车导向转向宜步行与宜居性,这也是街道意义的回归。 
  对于中国城市而言,现实中行人在街道中的地位之卑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整合,使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同时,由于街道建设本身涉及不同管理部门、专业技术团队与社会团体,不应只停留于简单意义上的环境设施改善与街景整治,而应该跨越不同领域的管理范畴,构建整合规划、协同设计的多学科平台。特别是,应该融合绿色交通与城市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精细化设计街道空间,并对各相关部门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和目标进行沟通与协商,充分发动公众参与,寻求共同发展路径。 

  未来的街道什么样 

  徐磊青 

  街道的本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 

  空间,它充满了生机和各种可能性 

  当下,世界正在悄然兴起一场变革,人们越来越热衷步行,并且愿意为适宜步行地区的房子支付高价。所谓步行适宜性,是衡量一个地区适合步行程度的指标,简单说就是不用开车就能到达附近的商店、学校和公园的数量。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将舒适的步行环境作为居住地选择的首要因素。因此,近年来美国十分重视步行道的设计。以纽约为例,已从邻里单元、街道类型和步行道空间三个层面考虑步行道的设计。 
  与此同时,人们对街道的观念正在从交通主导逐渐向生活导向转变,并向慢行交通和步行交通回归。伦敦相继发布了《步行计划》(2004年)、《步行环境改善计划》(2005年)和《街道设计手册》(2007年),并希冀在2015年前将伦敦建成世界上最适宜步行的城市。伦敦的对手――巴黎,则提出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巴黎在2024年举办奥运会时,成为全球首个“后汽车时代”大都市。 
  除了人们对步行的推崇,自行车也再度风靡。当下中国的自行车系统因为“摩拜”、“ofo”等共享自行车的出现而受世界瞩目,厦门也已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自行车高速立交桥。作为平等路权运动的一部分,2003年自行车倡导者芭芭拉・麦肯提出用“完整街道”替代日常场所。完整街道的内涵更广泛,它指面向所有人的街道。完整街道的设计和运行被认为应当为全部使用者提供安全的通道。它有三个实现目标:安全街道、绿色街道、活力街道。基于这些原则和目标,很多城市开始编制自己的街道手册。 
  从世界范围看,伦敦在2004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街道设计导则。这个导则是伦敦交通部门制定的,说明交通部门终于认同街道空间是城市交通与公共空间的共同载体。此后,美国的西雅图(2005年)、洛杉矶(2008年)、旧金山(2008年,草案)和纽约(2009年)以及阿布扎比、新德里等城市也相继发布了自己的街道设计导则。这些“导则”的宗旨都是创造更平等、更和谐的公共环境,并鼓励发展共享空间、优化街道空间的公共性。去年10月,《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颁布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街道设计导则。南京、广州和昆明随后也发布了街道设计导则。如何实施,是街道导则发挥更好作用的关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上海的《街道设计规范》。 
  如今,经常会有一种讨论:网络化生存的社会中,街道会消失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街道上的公共生活不会彻底消失,某些部分还会增强。按照一些理论家的预测,网络交流的蔓延和城市的扩张,只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对面对面接触的需求。而除了步行性、空间品质和活力等方面外,我认为,智慧街道和健康街道也会是街道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中,健康街道主要是指街道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的调查,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建成环境的质量十分关注。其中85%的受访者进一步表示,建成环境的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人们不仅喜欢坐在路边的公共座椅上观察来往的行人,精细化的人行道设计还能鼓励人们更多地进行运动,更多地采用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展望街道的未来时,我们也不应忘记街道在城市发展史上曾有过“消失”的教训。除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分级路网与小汽车的突然涌现,城市建设相关学科的分离也曾经一度促成了街道的“消失”。由于每个学科都在纵深上独自研究自己的“事情”,都把对街道本质的考虑看成是他者的范畴,从而导致对街道本身的忽略。从这个角度来讲,街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我们应当牢记,街道的本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它充满了生机和各种可能性。正如阿兰・B・雅各布斯所说:我们被吸引到那些最好的街道上,不是因为我们必须去,而是因为我们希望去。 

  街道更新须避免舍本逐末 

  李彦伯 

  城市这种事物被人类创造出 

  来,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 

  街道,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而言,正是如同胃一般的存在。 
  当你在通勤的公交车上,无目的地注视着窗外不断滚动更迭的舞台布景; 当你在晴朗的秋日,随意地选一处人行道旁被落叶围绕的长凳小憩;当你在深夜饥肠辘辘,随便钻进一家再熟悉不过的街边小食店的香气之中……你一定无法想象:当这一切看似理所当然的场景突然离你而去时,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人们曾在这里消费、散步、社交、生活。这里比家庭、公寓门厅和小区花园更开放,比城市绿地、市民广场和文化中心更具可达性。街道的产生,与其说是由于道路或沿街建筑的落成而形成,不如说是在人的参与和互动中不断地丰满与实现。无论是新建的沿街店面,还是被调整出来的物业,城市建成环境正是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沿街的每一段每一间,在哪里,卖什么,怎么卖,是由供求双方的需求,由一系列非常具体(社区、人群、租金、购买力、同业竞争等)的细节共同决定的。对每一间开出的店来说,或许都有偶然因素存在,但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调配,即便总有小店关了开、开了关,但对社区而言,那仍然是一个逐渐形成、总体稳定的服务系统。你既能看到一间店夏天卖凉席、冬天卖棉被,又能在一爿方寸的小店中找到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东西。街道的这种“凌乱”,自有其逻辑,却也因其连接着一副副鲜活的面孔而愈发可爱。 
  那么,什么该是街道的管理目标?什么又该是街道更新的目标? 
  城市作为一部巨大的机器,它的系统化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具体到街道,“让街道风貌变得更好”可以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一方面需要有长线、总体的计划,需要能够有效预计到一项政策实施出来的效果,以及一个阶段完成之后的后续动作。然而,之后是什么?这“第二只靴子”,相信会真正受到社会的瞩目。 
  比如,是否充分关注了公共政策的外部性:针对物权的规范非常有必要,但施行之后可能带来日常供给不力与服务半径萎缩的问题;控制人口或许可以显著缓解总体通勤压力、公共资源分配短缺,但会使老龄化下的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足问题凸显。 
  城市为谁而存在?城市这种事物被人类创造出来,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城市是被用的,而不只是拿来看的。因此,当百姓的获得感同视觉或逻辑上的某些坚持并不完全一致时,应该以何者为先,成为考验城市管理智慧的时机。 
  总之,对于街道的更新,需要避免舍本逐末。无论是单纯出于风貌观瞻的理由更新沿街业态,还是因工商管理的理由治理无证商家,由于整顿机构物业性质选择封墙闭店,找出问题、识别矛盾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处理矛盾时,以何者为优先选项或前提条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支文军教授、张晓春副教授对本组稿件组稿亦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