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泰斗容柏生逝世 曾引领中国高层建筑设计潮流

2019-05-21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28 次

“从最早期的海运大厦、香格里拉大酒店、广东国际大厦,到后来的珠江新城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他用精湛的技术不断刷新建筑高度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人生高度”——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容柏生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广东院士联合会在唁电中这样评价他一生的贡献。昨日下午,告别仪式在广州市殡仪馆举行。

容柏生是我国建筑结构专家,曾引领了中国一代高层建筑设计潮流。2003年,74岁高龄的他毅然决定“二次创业”,创办了广东省第一家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在之后的15年里,他仍坚持高强度工作,推动了建筑工业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多项在国际国内有着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落地开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安全水准。

用创新不断刷新建筑高度

容柏生的一生,都与广东紧紧相连。1929年出生于广州的他,从小受詹天佑的事迹影响,痴迷于建筑工程的的图书、模型,希望自己可以像詹天佑那样“尽所知、出所学,为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而工作”。

1949年,容柏生考入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为了维持学业,曾一度当过打字员、助教、抄写员等临工,后岭南大学的工科并入刚成立的华南工学院(即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容柏生成了华南工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

毕业后,容柏生没有接受亲戚朋友给他在香港安排的职位,而是服从分配,到广东省建筑设计公司(后改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容柏生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广东的工程设计事业上。

1972年,已经崭露头角的容柏生,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进行15层高的海运大厦的结构设计,并在设计中达到三级人防和抗震设防的要求。由于国内缺乏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法与规范,容柏生只能自己创新,创造出一套设计方法与规范。

在手摇计算机的辅助下,他不仅将设计方案所需要的各项数据“摇”了出来,还根据这一次的经验,成功研制出一套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的完整计算方法和程序,这一创新也走在全国前列。

其后的容柏生,用他精湛的设计技术不断刷新着建筑的高度。

深圳亚洲大酒店(即现在的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是容柏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座38层高达114米的“Y”型建筑中,容柏生再次创新,设计了一个钢筋混凝土巨型构架结构体系,将高达114米的建筑分成6大层的钢筋混凝土巨框,每个巨框都成为受力单元。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建筑平面的布置,也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建成之后的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不仅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全巨型框架结构建筑,也成为深圳当时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容柏生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被老广们亲切称为“63层”的中国第一高楼——广东国际大厦准备兴建,容柏生担纲负责这座200米高的大楼的设计。

后来担任过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何锦超回忆,80年代,节省层高成为当时的主流趋势。容柏生提出了采用筒中筒结构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平板结构,将楼板厚度降至22厘米,不仅节省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同时争取到了更大的净高,这在当时的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属于首创,也把我国的高层建筑技术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同时,这栋大厦还成功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层数最多的建筑。”何锦超说。

这一次的创新也让容柏生“名动天下”,广东国际大厦先后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容柏生在高层结构设计方面的突出成就,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1989年,他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5年,容柏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那几年,他也遇到了让他曾经一度遗憾的项目——巨人大厦。彼时,准备兴建70层的巨人大厦,若顺利建成,将刷新中国建筑的新高度。容柏生被邀请担任这一项目的建筑结构设计负责人,60多岁的他带着诸多年轻同事,时常在工地上勘查。但最终,这一项目由于资金问题搁浅。

此后多年,容柏生曾对身边的人表示,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二次创业”推动行业革新

容柏生并未带着巨人大厦的“遗憾”止步不前。

2003年,已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整整50年、担任总工程师20年之久的容柏生,为了让年轻人挑起重担,主动辞去了职务。辞职并不意味着退休,74岁的他决定“二次创业”,与两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结构设计的企业——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RBS”)。

在容柏生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16年来,这家国内率先成立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不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专业甲级结构设计事务所,也在建筑工业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方面,研发出了多项在国际国内有着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与容柏生共同创业的RBS合伙人李盛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过去16年来,RBS事务所已经服务过从300米至800米的超高层建筑数十个。其中,为广州东、西塔以及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天津117大厦、苏州中南中心等超高层建筑提供设计咨询;其次,担纲设计了南宁华润大厦、珠海十字门标志塔、青岛华润中心大厦等数十栋超高层建筑。

作为技术带头人,容柏生在创新上有着超强的动力,由他主导研究的“外包端柱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实用专利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

他不仅自己主导创新,也引导、鼓励和帮助团队进行创新。“免模装配一体化PI体系”的新型建筑工艺是容柏生大力推动的其中一项革新技术。几年前,这一技术刚开始进行研发时,一向低调的容柏生却给予高度评价称“这将是革命性的一项技术”,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参与到研发讨论中,极大地鼓舞了创新研发团队。

不同于混凝土现浇技术,“免模装配一体化PI体系”将建筑中的楼层板与梁柱墙钢筋笼模等构件进行工厂预制,而后再运输到工地现场完成吊装,后浇筑混凝土,堪称是建筑领域的“工业4.0”。技术的研发必须保证这一套体系的经济、安全、合理。

“预制工厂做工厂的事情,运到现场,就像拼积木一样,现场几乎不产生任何垃圾,既环保,又快速。这是未来的方向,必将颠覆现有的建筑工艺。”李盛勇说。

2017年8月,这一新型工艺通过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际首创,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今,这一成果已经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并在广州保利紫山项目中落地。

“SAUSG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是容柏生竭尽全力推动的另一项颠覆式创新,借助这一创新成果,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图纸阶段就能准确地计算遇到强地震时受到的损坏程度。

这一项目的主创者、专家李志山博士告诉金羊网记者,数十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都缺乏精细实用的强震非线性分析设计软件,很多时侯靠的是经验,而容柏生数十年都在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

早在1999年,容柏生就发表文章《对建筑结构可靠度的我见》,建议“目前建筑结构可靠度水平有必要作适当提高”,希望推动国家对新建高层建筑的抗震标准。

他大力支持李志山将国外的分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后推广到全国各地,2009年开始,他又坚定地支持李志山颠覆这款国外的分析软件,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GPU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

经过近4年艰苦研发,创新团队研发成功了“SAUSG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彻底填补国内建筑结构在抗强震非线性分析软件的空白,也超越了国外的同类分析软件。而后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推动该软件在国内的应用推广。近年来,这一软件已被全球近200家高端结构设计院采用,成为国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的主力软件,大大提高了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

他是广东人的骄傲与榜样

“建筑结构,关乎人命。”多位与容柏生共事过的人证实,这是他在工作中最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2000年左右,国家出台了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审查的政策,容柏生被聘请担任国家超限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他也是广东超限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在直到88岁高龄时,他仍经常到全国各地,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审查。

“他一直都是‘满天飞’的,还是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飞行的里程不知道绕了地球多少圈。”李盛勇说,即便已经80多岁高龄,但容柏生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其精力之旺盛、思维之敏捷,让年轻他几十岁的人也自愧弗如。

容柏生喜欢玩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来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在RBS事务所,有很多理工科的博士找他“比拼”过,却都无一不败下阵来。

许多年轻工程师们都被容柏生的智慧所折服,他往往善于用化繁为简、直击要害的方式,解决建筑结构难题,他给出的方案往往还带着各种奇思妙想。

在嘉裕宁波酒店的设计方案中,采用的是一们立面外形倾斜的连体项目,利用两个倾斜面的相互支撑来构成建筑的连体,设计人员花了很长时间阐述设计方案,效果都不好。隔天正式审查时,80多岁的容柏生直接带来了一个他亲手制作的折纸模型,往桌上一放,瞬间胜过千言万语。

容柏生一直“不服老”,也不愿意闲着,哪怕是近两年身体不好,他也保持着“动手”、“动脑”的习惯,喜欢在家里玩乐高、玩拼图,保持着自己对建筑结构的热情。

容柏生非常乐于帮助年轻人成长,从他那里,往往能感受到超乎想象的关爱与支持,李志山对此深有感触。

“他既是我的专业启蒙老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李志山说。

李志山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广东工作,就开始跟着容柏生做结构分析设计。容柏生当选院士之后,被华南理工大学聘请担任教授,他第一时间找到李志山,希望李志山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201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4周年之际,容柏生参加了“院士回母校”活动,与600多名师生分享他的科研经历与人生感悟。面对同学们问到自己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时,容柏生郑重回答:“我有十二字箴言:必求甚解、知难而进、精益求精。”

他寄语年轻的学子们,在遇到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当你千方百计最终得以解决的时候,你也突破了自己,提升了自我。”

5月11日,容柏生逝世。广东院士联合会在唁电中高度评价了容柏生一生的成就:他用精湛的技术不断刷新建筑高度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人生高度。他是广东人的骄傲,诚为我辈永远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