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曾为广东打造城市地标
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澎湃新闻从北京大学有关人士方面确认了这一噩耗。

俞孔坚
与俞教授同机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他们乘坐的小型飞机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无人生还。
另据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消息,俞孔坚此次去巴西是为了参加2025年国际建筑与城市规划大会。他在会议期间表示,“海绵城市”灵感来源于千年传统智慧,即适应自然洪涝与干旱的周期。他提到,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巴西大城市均可应用此模式,并称“巴西是拯救地球的最后希望”。
同机遇难的还有巴西电影人路易斯·费拉兹和鲁本斯·克里斯皮姆,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当时,他们正参与纪录片《海绵星球》的拍摄工作。
当地消防人员于当晚8点10分接警,经过9小时艰难搜救,在飞机残骸中找到4名男性遇难者遗体。
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坠毁,具体原因尚待查明。
巴西空军已派遣事故调查组前往现场,民航登记显示涉事飞机状态正常,但未获准从事商业客运。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国际获奖期刊《景观设计学》并任主编,并创办了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

9月24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官网首页上显示的是,近日俞孔坚教授及团队获奖信息。
俞孔坚因提出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创新方案而享誉全球。他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于2013年被采纳为中国国家政策。该理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如湖泊、公园)和透水铺装,减少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依赖,以自然方式应对洪涝。这一概念旨在让景观建筑能够吸收洪水,并逐步将水释放至河流与海洋。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他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践促进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他的代表作品有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河北秦皇岛红飘带公园、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
据悉,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原是粤中造船厂所在地。当时,俞孔坚等人在公园的设计上,将原有工业遗产融入新景观,因此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