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建设绘就城市温暖底色——第23届中国城博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专题展现场见闻

2025-11-14 作者:创始人 来源:创始人 浏览: 1 次

11月7日,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内人头攒动,第23届中国城博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专题展(以下简称“专题展”)引来不少观众驻足点赞。专题展通过静态展示、动态互动、专题讲解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了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成果、地方实践与智能应用,让“全龄友好、包容普惠”的城市发展理念变得可感可触。


微信图片_2025-11-14_171720_279

走进专题展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度演进时间轴。从2006年相关公约通过,到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再到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文明、宜居”现代化人民城市,清晰的政策脉络勾勒出国家对无障碍事业的持续重视。展区内,《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标准文件整齐陈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标准规范已全面嵌入新建工程和既有设施改造的全过程,为无障碍建设提供了刚性技术支撑。


地方实践展区里,山东、浙江、福建三省的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生动诠释了“因地制宜推进无障碍建设”的发展思路。


山东省滨州市的展区聚焦“四好建设”,通过模型展示了万物生颐福园无障碍示范项目的细节:15080个紧急按钮、2000米无障碍连廊构建的“三分钟应急圈”,3.5万平方米二级康复医院配套的专业康养设施,让“好房子”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浙江省展区现场演示的“高德专属导航+在线手语翻译”智慧服务系统,让观众直观体验到数字化赋能无障碍服务的便捷,彰显了“数字+民生”的融合优势。


福建省展示的闽清县梅溪镇构建“道路-小区-公共活动空间-楼栋”的无障碍闭环,创建了无障碍“小”设施改造与无障碍“大”环境创建双驱并进的“更新+”模式。


智能技术与产品展区成为年轻观众的聚集地。湖北省武汉市的智能导盲系统通过盲道导航磁钉与智能导盲杖的联动演示,展现了智慧街区建设的前沿探索。广东省深圳市的无障碍电子地图、广州“穗好办”APP关爱版等数字化产品,展示了智能化如何让无障碍服务“随时随地可及”。


专题展上,中国电梯协会介绍了协会推动行业向 “适老化、适残化、人性化” 发展的系列举措,包括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广无障碍电梯核心技术、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全景解决方案等内容,让观众直观了解电梯行业在无障碍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专题展期间,相关主题论坛同步举行。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重点工作将涵盖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无障碍适老化的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积极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改造;多方联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尚少岩表示,专题展与论坛的举办,搭建了政策落地、技术转化、供需对接的高端平台,将推动无障碍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产业全链条。


走出展厅,不少观众仍在热烈讨论。“专题展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呈现,又有基层实践的微观细节,还有智能技术的创新探索,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正如论坛上多位嘉宾强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单一领域的技术改造,而是跨越政策、技术、社会认知的长期事业。这场专题展不仅展示了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凝聚了行业共识——唯有政策引领、地方创新、企业赋能、全民参与,才能共同绘就全龄友好、包容普惠的社会图景,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