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祯院士做客苏州开讲“中国园林文化”
1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87岁的孟兆祯老先生做客苏州风景园林集团,为青年工作者带来“中国园林文化”专题讲座。他接受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园林依然要注重研究传统文化,同时,园林中体现出来的自然山水和诗意栖居,依然是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苏州四个典型园林
涵盖各种园林类型
苏州园林众多,孟兆祯年轻时就走访了100多座,而后经常来苏,对苏州园林可谓是知之甚深。在昨天的讲座中,他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为例,深入浅出,解读造园艺术和园林文化中的深意。
“这四个园子是苏州园林中典型的‘大’‘中’‘小’,涵盖了各种类型。”孟兆祯说。他喜欢拙政园的丰富、留园的空间感、网师园的精巧和环秀山庄假山的堆叠艺术。这些园林是江南园林、中国园林的佼佼者。“拙政园的特点之一是‘日涉成趣’,就是每天看都看不厌、都有趣;留园呢,移步换景,建筑和小品的处理甚是绝妙。”他说,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一座以水为中心,一座以山为主景,代表了园林中叠山理水的较高水平,特别是环秀山庄的假山,是全国湖石假山中的极品。
研究园林就要注重研究传统文化
孟兆祯表示,苏州园林的保护工作做得好,让苏州人可以“诗意栖居”,更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有机会到“天堂”来参观这一文化遗产。他在讲座中不断引经据典,阐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都讲要重视传统文化,而很多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从园林里面来的,所以研究园林,怎么能不研究传统文化呢?”孟兆祯说。他鼓励从事园林设计、营造和研究的年轻一代要不忘初心,扎进传统中好好学习。“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钱学森先生讲‘中国园林是具有科学性的艺术’,我希望,年轻人要不断学习,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积累什么?积累传统和传统文化。同时,存古融今,根据今天时代的需要来运用它,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前进、才能发展。”
孟兆祯还点赞了《苏州园林风景绿化丛书》。“关于园林的阐述是很分散的,要查很多典籍,而苏州人将诸多古代文献资料进行了汇编,出版了《苏州园林风景绿化志丛书》,为后人学习、传播提供了依据。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他说。
建设山水城市是城市发展终极目标
苏州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也被称作是“城市山林”,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就是苏州园林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
孟兆祯在六年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山水城市应该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园林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该体现自然山水、文人写意,将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
时隔六年,他依然关注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他表示,城市朝什么方向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方向之一。“这实际上就是要建设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他说,谈到园林城市的指标,是要讲绿地率的,园林城市的绿地率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北欧一些国家,城市的绿地率达到了50%以上,绿地率越大,城市的环境越好。“我所说的山水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城市逐渐增加绿地,以达到城市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程度。苏州有着‘城市山林’这样的基础和示范,自然会走得更远、更好。”他说。
孟兆祯在赞扬苏州园林保护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园林保护既要关注整体,也不能遗漏细节,园林的修复工作应该更为细致,比如种树、修桥洞等小细节,当下可以做到“修旧如旧”的,应当还原它的特色,最真实地展现园林的原貌。